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內容應該是與某一計算機類具體產品緊密相關的新聞評論、購買體驗、性能詳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論點中立,論述詳實,能夠對讀者的購買起到指導作用。文章體裁不限,字數不限。 2、稿件建議采用純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請注明插圖位置。插圖應清晰可辨,可保存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編輯的文本,建議不要將圖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將插圖另存,并注明插圖位置。 3、如果用電子郵件投稿,最好壓縮后發送。 4、請使用中文的標點符號。例如句號為。而不是.。 5、來稿請注明作者署名(真實姓名、筆名)、詳細地址、郵編、聯系電話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聯系。 6、我們保留對稿件的增刪權。 7、我們對有一稿多投、剽竊或抄襲行為者,將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經濟責任的權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請使用電子郵件方式投遞稿件。 2、 編譯的稿件,請注明出處并附帶原文。 3、 請按稿件內容投遞到相關編輯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權: 1、 投稿人保證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與他人合作創作之成果,或對所投作品擁有合法的著作權,無第三人對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權利主張。 2、 投稿人保證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體上發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證其作品不含有違反憲法、法律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之內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時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許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違反該款約定的行為,則我方有權不向投稿人支付報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內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專有使用權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過網絡向公眾傳播、復制、摘編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覽、發行、攝制電影、電視、錄像制品、錄制錄音制品、制作數字化制品、改編、翻譯、注釋、編輯,以及出版、許可其他媒體、網站及單位轉載、摘編、播放、錄制、翻譯、注釋、編輯、改編、攝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聲明,未經我方許可,任何網站、媒體、組織不得轉載、摘編其作品。

晉中學院產學研統籌推進促進“非遺”傳承

來源:晉中學院學報 【在線投稿】 欄目:綜合新聞 時間:2021-12-07
作者:網站采編
關鍵詞:
摘要:學生在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非遺展覽室參觀 李明珍在教學生小花戲 晉中學院師生與民間藝人合影 晉中學院學生在學習非遺制作技藝 晉中學院學生在靈石縣靈尚手工刺繡傳習所 隨著時

學生在晉中文化生態保護區非遺展覽室參觀

李明珍在教學生小花戲

晉中學院師生與民間藝人合影

晉中學院學生在學習非遺制作技藝

晉中學院學生在靈石縣靈尚手工刺繡傳習所

隨著時代的變遷,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的環境發生了改變,加之老一輩非遺傳承人年事漸高,“見人見物見生活”的非遺保護目標,成了非遺傳承的首要挑戰。高校集納莘莘學子,又擁有豐富的文化學術資源,在非遺的傳承和傳播中有特殊擔當。為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工作,晉中學院探索多元課堂,夯實傳承平臺,為“非遺”傳承和發展注入更多新鮮血液。

傳承 :“非遺大師”走進課堂

“一輩子也沒想到我能登上大學講臺,在大學課堂教小花戲?!眹壹壏俏镔|文化遺產傳承人李明珍對自己藝術人生意想不到的變化感慨良多。

在晉中學院,剪紙、刺繡、左權民歌、形意拳、平遙推光漆器等10多個非遺項目進入課堂,多位民間藝人在大學講臺閃亮登場,成為晉中學院教學改革的一道亮麗風景。

2012年12月,經省教育廳批準,晉中學院“晉中文化生態研究中心”正式成為山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。2017年5月,“晉中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校園”項目正式啟動。

多年來,晉中學院致力于加強“非遺”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,打造“非遺大師”工作室,創新“非遺”教學團隊,讓“非遺”大師參與課堂教學工作,形成協同創新的產學研教學研究模式。

聘請國家級和省級“非遺”大師進校園擔任特聘教授,參與“非遺”課堂教學,并成立“非遺”大師藝術工作室。邀請“非遺”大師定期來校講學,開展“非遺”傳承活動。美術系聘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薛生金擔任?!胺沁z”傳統工藝特聘教授,建立了平遙推光漆器大師工作室;音樂系聘請“羊倌歌王”石占明、“小花戲泰斗”李明珍、“開花調歌后”劉改魚擔任民間音樂和民間舞蹈特聘教授,建立了民間音樂和民間舞蹈大師傳承工作室。邀請“非遺”傳承人定期來校講學,開展“非遺”傳承活動,學生可以在校園選修研學“非遺”各項技能。傳承人通過以師帶徒的方式對青年教師和大學生進行手把手傳授,為大學生展示晉中民間藝術的魅力,促進非遺項目在師生中的傳承,培養并增強了年輕一代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和保護意識,受到學生熱烈歡迎。

而在校內,晉中學院不斷加強“非遺”傳承師資力量的建設。2010年成立了“晉中文化生態研究中心”,設立了文化生態基礎理論研究所、民間藝術研究所、民俗研究所、非遺旅游資源研究所,還在校內相應的學院設立了各類民間藝術研究室。在美術學院設立了民間美術研究室,在音樂學院設立了民間音樂和民間舞蹈研究室?!皶x中文化生態研究中心”于2012年成為山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,2015年成為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協同創新中心。

依托“晉中文化生態研究中心”的師資力量和科研優勢,晉中學院整合學校音樂系、美術系、中文系以及全校文化藝術類學科,加強對傳統民間音樂、舞蹈、美術和傳統工藝等方面的課程體系建設,為“非遺”傳承、推廣打下堅實基礎。

實踐:校企合作產教融合

深化產教融合,促進教育鏈、人才鏈與產業鏈、創新鏈有機銜接,是當前推進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。晉中學院不斷加強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,努力拓展各類校內外實訓基地,滿足學生的實習和實踐需要。

在美術系加強了民間美術和傳統工藝等方面的美育課程建設等工作;在音樂系加強了民間音樂、民間舞蹈的美育課程建設等工作。從2007年起就開設了漆藝——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、晉商“三雕”裝飾藝術、陶藝、刺繡、剪紙、祁太秧歌、左權民歌、左權小花戲等為教學內容的專業選修課程和專業實踐課程。組織學生參加晉中“非遺”傳承地的實踐活動,開展“非遺”產業策劃、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等相關活動。積極鼓勵學生在畢業設計選題中,以“非遺”相關選題作為畢業設計內容,引導學生參與“非遺”保護、傳承和創新性設計等工作。這些課程和實踐展示了晉中民間藝術的魅力,培養并增強了年輕一代對中華優秀傳統藝術的興趣和保護意識。

文章來源:《晉中學院學報》 網址: http://www.lewis4camarillo.com/zonghexinwen/2021/1207/716.html



上一篇:半掛車追尾事故又發生!晉中消防提醒
下一篇:中國銀行山西省分行與山西晉中理工學院、山西

晉中學院學報投稿 | 晉中學院學報編輯部| 晉中學院學報版面費 | 晉中學院學報論文發表 | 晉中學院學報最新目錄
Copyright © 2021 《晉中學院學報》雜志社 版權所有
投稿電話: 投稿郵箱:

翘臀熟妇的娇喘后进